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 | 北京建院
阅读:4961 2022-02-09

人类喜好运动并从运动中获得快乐源于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场馆既是运动竞技的空间,也是表达情感的圣殿。而且对于场景的体验是在人们进入场馆之前,对建筑的理解从外部就已经开始了。


640.png

建筑外景 ©张哲鹏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虽然不是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但作为冬奥会配套训练场馆,依然需要体现奥运建筑所需的纪念和象征意义。而在冬奥会后,冰上运动中心作为北京最重要的冰雪主题体育建筑之一,更需要建筑本身具有能够激发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能量。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如同一片片飘落的“雪绒花”飞舞聚合成冰雪纹理的形象,点燃人们对冬奥会、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期盼。


640.jpg

西立面夜景 ©张哲


项目位于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用地的东南角、五棵松篮球馆的东南侧,总建筑面积38,960平方米。空间功能整体划分为:地下两层是冰场及1900个固定座席的观众区,地上两层是体育文化配套空间及910座的剧场空间。


640 (1).jpg

冬奥长廊 ©张哲鹏


设计上,希望能够突破传统体育场馆巨大体量形成的单调外部空间,强调公共建筑面向市民的开放性。观众需要通过幕墙与建筑主体围合成的“冬奥长廊”到达一层入口。这段介于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冬奥长廊”成为有仪式感和纪念性的秩序空间,阳光透过镂空的雪绒花格栅界面在地面和建筑主体立面上描绘了一幅实虚相映、光影交织的画面,让观众进入建筑之前能够直观感受到雪绒花幕墙丰富、灵动的光影变化。


640 (2).jpg

冬奥长廊光影 ©张哲鹏


北京冬奥会期间,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作为冰球比赛的训练、热身场地,届时将有6间高标准的更衣室供参赛球队使用。冰上运动中心通过地下4米宽的球员专用通道与冰球比赛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相连,参赛运动员在此训练完毕后,通过该通道可直接到达五棵松体育馆的竞赛层运动员区。


传统的神韵,冰雪的意向

冰雪的肌理使人联想起相互交织的结构,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外檐中常用的花格门窗的图案具有相似性。建筑四周均采用格栅幕墙体系,形成统一的形象,斜向格栅呈45°交叉,形成类似冰裂纹的视觉效果。格栅幕墙的处理方式形成了具有层次感的空间效果,格栅的小尺度能消解建筑本身的巨大体量,使其更加轻盈而含蓄,光影变化中也能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设计师将立面设计概念与建筑结构融合,斜向交叉的巨型桁架结构体系与立面格栅45°斜向交叉的冰凌花元素同构,立面内侧的结构构件与冰凌花形态的幕墙格栅构件重合,让建筑结构若隐若现,使建筑整体从外部视觉到内部空间更加统一,具有严谨的逻辑和工程的美感,让使用者由内到外均可感受到冰雪意向。


640 (1).png

立面上的冰凌花 ©张哲鹏


640 (3).jpg

冬奥长廊仰视 ©张哲


结构的理性美学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建筑角部和四边均匀、对称布置了8个 9.6m×9.6m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巨型平面钢桁架结合,形成完整、高效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冰场上空大跨度楼盖采用了双层平面钢桁架结构体系,南、北冰场各布置八榀巨型平面钢桁架,实现了钢桁架体系内部57.6m×28.8m×9.6m的无柱大空间。在第14届第一批(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中,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用9.6m的模数来进行整体控制,建筑平面采用9.6m×9.6m柱网,建筑结构采用9.6m×9.6m结构单元,冰凌花幕墙采用2.4m×2.4m的分模数模块单元。统一模数便于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以及装配化施工,保证建筑的高完成度,同时也呈现了建筑结构的理性美学。


640 (4).jpg

屋顶平台上的钢结构


高效的赛后利用

未来,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场馆将以青少年俱乐部培训、体能中心、健身中心的运营管理为主体,结合精彩赛事活动和沉浸式商业业态,全方位满足市民培训、社交、娱乐等需求。华熙旗下的华熙银河俱乐部,将面向6至12岁喜爱冰雪运动的少年儿童,设置完善的冰球、花滑培训架构,凭借北美教练资源和其它高端国际资源优势,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冰雪运动成长方案。同时,其衍生产品——健身中心、体能中心、舞蹈培训、瑜伽培训等都将全面开放,打造集评估、分组、针对性训练、比赛、考核、评价、升级、课程推荐等为一体的全方位青训体系。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进一步丰富北京稀缺的国际级别冰上运动场馆业态,成为北京冰雪文化、青少年冰雪教育的新地标。


640 (5).jpg

冰场室内 ©张哲


建设单位

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设计总负责人:朱小地

项目经理:汪大炜、曹颖丽

建筑设计:朱小地、汪大炜、朱勇、张哲鹏、孙彦亮、章礽然、张昕、韩双、景阳、刘雯静

结构专业:刘立杰、韩博、王辉

设备专业:张建朋、石磊、周睿

电气专业:姜青海、王爽、陈璐

灯光设计: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胡芳

室内设计:华熙集团设计研发管理中心(方案设计)丨刘媛欣、靳婷婷;北京荔恒元装饰有限公司(施工图设计)

超低能耗设计顾问: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肖伟

幕墙设计顾问:北京萨珀特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李祖全、张丽辉、卓鹏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