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更新?SADI编制的成都首个城市更新设计导则提到这些做法
阅读:4555 2023-06-06



新年前夕,成都市住建局出台了《成都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以下简称《设计导则》)》,这是成都市首个城市更新领域的设计导则,由SADI城市更新研究中心牵头,SADI设计五院、市政工程设计所、照明工作室、A6工作室、绿建中心、观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为什么出台《设计导则》

BACKGROUND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当前国家积极推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成都成为首批城市更新的试点城市,将全面贯彻质效并重的城市建设发展新理念。



近年来,成都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从规划政策、改造模式、具体实施等层面入手,制定了相关城市更新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但现有规范指引侧重于宏观规划指引及微观设计领域,缺乏对城市更新设计建设的系统性指引。编制成都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针对单体项目,整合规划、建筑、景观、交通、市政、结构等全专业,系统性地提出城市更新存量空间精准评估-复合诊断-因区施策的设计建设策略,构建全过程、全时性的更新优化体系,是对《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在项目层面设计方法的内容延伸和有效补充。


《设计导则》适用范围&内容框架

CONTENT


《设计导则》适用于成都全市老旧城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主体内容包含总则、更新方法、更新案例、附录四个章节;在更新方法中,将城市更新分为街道空间、特色建筑、开敞空间、第五立面和地下空间、老旧小区五大类空间要素,围绕不同更新需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工具包”。针对每一类城市更新空间要素,《设计导则》坚持一体化、高品质、特色性、可持续原则,以功能实用、环境美观、安全韧性、绿色智慧为目标导向,分门别类地进行详细指导。


不同更新空间的“工具包”

MEASURE


1

街道空间


针对街道空间,《设计导则》提出要以商业化开发逻辑为导向,业态功能升级与空间品质提升相集合进行多维度更新。围绕功能适用目标,街道空间要一体化设计提升氛围,多元业态促进传统商业升级,多重手段激活街道空间,优化交通空间增强公共交通、慢性系统的通达性,多手段提升停车便利程度,合理增补公服设施提升街道人文关怀等。围绕环境美观目标,《设计导则》提出要根据街道定位,对不同能级、类型的街道空间进行符合区域特征的风貌改造,普通街道也要分重点、分等级改造。围绕安全韧性目标,要采用街道管道更新、韧性海绵构建、避难所改造等多维度改造方式,保障空间安全,对管网设施进行更新,构建市政韧性。


△ 文殊坊片区更新


△ 玉林东路


△ 北门里·爱情巷


2

特色建筑


针对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较高的特色建筑,要以文化记忆延续、传承、彰显为导向,注重建筑特色价值挖掘,资源活化利用,依据空间集约利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采用文脉延续、风貌修缮、业态提升相结合的有机更新方式,对现有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盘活。


《设计导则》根据特色建筑在城市中的承载形态,将其分为工业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等,围绕绿色智慧目标,前瞻性地提出元宇宙场景打造科技文创特色。SADI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天庆指出:“以元宇宙赋能城市更新,在有条件的街区,针对年轻时尚的消费业态,引入数字科技,打造虚拟现实的社交商业平台;采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元宇宙线下展厅,结合特色建筑的不同空间节点和活动组织,新旧结合,虚实共生,发挥特色建筑在物理空间环境改造中的创新价值。


△ 宽窄巷子


△ 铁像寺水街


△ 成华区东郊记忆片区更新


3

开敞空间


根据开敞空间在城市中的区位以及功能特点,可分为滨水空间、桥下空间、广场、公园、邻避设施等。开敞空间的更新要以回归人本为设计中心,注重场景积极性营造,品质提升为原则,采用系统完善、品质提升、特色彰显结合的便捷性、舒适性更新方式。



比如在宜居水岸西郊河综合更新项目中,改造前河道狭窄,水体污浊,通过分段生态岸线改造、浣花溪雨水净化湿地打造、海绵景观节点示范、管网截污清淤、修复河堤生态、设置水利设施等改造,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将河道沿岸贯通,植入“小而精”的景观细部小品,分类分级节点进行光彩夜景打造,营造高品质、宜居化城市公共空间。


4

第五立面和地下空间


第五立面和地下空间要以城市空间的向上和向下拓展为主,实现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立足功能实用目标,采用增补公共功能活化屋顶空间、加强空间链接激活地下商业、实现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提升片区通达性等方式丰富地上地下空间功能。围绕绿色智慧目标,采用植草屋面与分布式光伏一体化生态屋顶设计,满足屋顶景观绿化和屋顶储能,实现屋顶绿色智慧;地下空间采用一体化联动智慧管控,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处理好地下空间隐患情况信息化、自动化等工作。


△ 植草屋面模块化系统


△ 地下空间管控平台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有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环境中的碳,分别是:可持续的能源生产、碳减排(不含能源生产)和碳封存。上述每种方法都涉及多个领域,无法通过单一渠道来解决碳问题;要想实现可衡量的影响,必须实现多方面的平衡。
2023-11-30Gensler 城市更新 净零建筑  阅读:1521
近日,以“旧地焕新的城市化探索”为主题的业内学术交流论坛在武昌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隆重举行。
近日,中建八局二公司华中公司联合二公司设计研究院成功中标平顶山市平发产业孵化新城EPC项目,项目由八二设计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及全过程设计管理。八二设计团队始终站在专业最前沿,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2023-11-01中建八局 城市更新  阅读:1976
2023年9月25日,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承办的“微增量城市更新的破局之辩”学术对话专场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凯谛思Arcadis建筑与规划董事刘严受邀出席。
2023-10-21凯谛思Arcadis 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 年会  阅读:2358
根据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门户ARCHINA建筑中国网(www.uirvcdc.com)项目阅读量,我们精选出了2022年度最受关注城市更新与改造项目,分成开放空间、住宅大区、示范区及城市更新四个大类别
2023-01-24ARCHINA 城市更新 景观改造 建筑榜单  阅读:5037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